深夜課堂時間又來了,今天來分享苦惱資深工程師的故事。
發音不好,到底是舌頭生疏?還是耳朵沒聽?
最近我觀察幾位發音比較有挑戰的幾位同學,大多是工程師、男性,嗯,當然很可能是 sampling bias,但的確女生比較少這個問題。
常見的情況是th /s 發音沒分別, R/L分不出,royalty v.s. loyalty 兩個字念起來是一樣的,或是 [æ] / [e] 不分,pad v.s. paid 唸起來一樣,或是 R 發起來過度捲舌,聽起來很像有在吃東西。
讓我很疑惑的是,有時候單一個字,[ 我唸後,跟著唸會唸對,但是回到自己說的句子中,才隔五秒吧,又馬上回到原本的念法。] 然後前面括號 loop 10次。
大概是這樣:
學生:I sink…
我:think, th-in-k (試圖採用分段發音幫助記憶)
學生:th-in-k,think
我:很棒,來再說一次句子
學生:I sink….
台大史嘉琳教授的回音學習法:聽正確發音、腦中回放聲音、模仿那聲音來唸
遇到上面這種情況,我通常會觀察、累積幾次之後,確定是重複發生事件,然後找個五分鐘來加強一下剛剛記下來需加強發音的字 (通常會有一串字)。
我這週開始無差別加強練習聽力和要求發音,因為我總覺得發音和聽力就是該一起練,然後 youtube 彷彿看穿了我的心聲,竟然推播下面這部影片給我!
十一月開始線上教英文之後,我開始會看阿滴的影片,和關注其他英文學習的書、podcast、影片等,因為我覺得我已經離初學、卡關、困惑的階段有些時間了,所以試圖透過這些教學解說影片來看一下其他老師都在強調什麼,他們會強調的地方,我相信是這些前輩常常見到學生會有的問題,每看我覺得實用的,我就會記在Evernote上,很多時候還真的可以派上用場,幫到學生的忙!因為以前大多數的現下的學生都是多益 700-800 以上,現在在線上遇到很多初學、初中、中級的學生,所以格外希望自己會解釋每個不同難度的文法和發音,也常常提醒自己速度要放慢。
這幾週下來,發現教各個級數的學生有不同的樂趣,回到發音這件事上,我覺得 (下面那部影片中的) 台大史嘉琳教授說得讓我很有共鳴,我同意她說的,因為我覺得以前這個方式的確對我自己的發音幫助很大,但我以前只會用「練發音一定要同時練耳朵」、「學發音要把自己想像成小朋友,把句子切好,幾個字幾個字去聽,然後模仿跟著唸」這些方式來解釋。
詳細解說的影片在下方:
的確,真的是寫作、閱讀、文法、發音、單字,每個都是一個學問,然後還要加上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個人職業需求去調整,才能有最適合的教材。
回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我決定要把史嘉琳的影片傳給他,還有上課的時候陪他好好練練耳朵 & 用回音法練發音。
#365writingchallen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