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太久沒教英文了,怎麼會教個英文讓我這麼緊張到腸躁症,而且一連五個,就緊張了五次。
這次的英文教學年齡從 26 – 40歲,發現有兩位是因為疫情所以待業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英文底子不錯,可見國民教育下的英文程度其實真的不差,可是一樣的,聽力&口說能力 > 目視。為什麼不說是閱讀呢?因為可能我們考試的題目都是單句、單句式的,所以其實中、長篇的閱讀學生唸過去是唸過去了,短短五句話的段落,學生抓不出重點,真的說出 summary 只有一位,其他人都有點像是瞬間英文頭腦空白症發作。
這個現象其實很有趣,讓我想起 youtube 上的一部影片,影片中請來好幾外英國、美國人來寫大學英文考題,結果全對的只有一位,其他我們所謂的「母語人士」都寫錯了,那我們的考試到底是想要考出什麼結果呢… 我從這幾年陸陸續續兼差教英文的經驗是,考出一個結果就是,「99.99%的台灣人都覺得自己的英文很爛。」
以前教過的和目前正在接洽中的,分兩大類,一類是上班族,看得懂、用不出來,會在問答的時候想不起自己要用的字,瞬間又英文頭腦空白症發作,然後你給他看那個字的時候,他其實會耶!能解釋意思、還會造句,這種通常程度都有多益七百左右;另一種是,有目的性要考試的,國考、多益、雅思,這種就程度不一定,多數是400-600之間,如果兩種都是的話,多益成績大概落在700-800之間 (很集中)。
這種就是幫他們偵查錯誤,和分享觀念,因為大家都是考試考過來的,大家都幻想在工作場合或是在外商的英文用詞一定要出口成章、華麗、高深,但殊不知我真的必須要一點都不神秘地跟他們說,絕大部分的時候,除非你今天寫email或講話的目的就是要展現自己的英文非常厲害,不然大家都是用最簡單、最不會引起誤會的方式來溝通,厲害精準的動詞可取,用得恰到好處的語氣轉折連接詞也值得鼓掌,但基本上可以兩句就說清楚的事情,就不會用到五句話。
當然CEO或大人物演講另當別論,這種可能很多有人先幫忙擬好稿子,另有情感或呼招的目的訴求。Anyways,每次我一說完,都可能會讓大家心目中優雅、老練的商業角色幻想微微破滅,但是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信心大增,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比起學生不敢開口,我更希望大家可以勇於嘗試表達自己,畢竟言之有物遠比辭藻華麗更重要。
#英文教學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