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5] 關於原生家庭,如果……就更好了

Photo by ricardo moura from unsplash

#人類觀察日記
#原生家庭

大家有在聽podcast嗎?最近聽了《徐豫切入點》覺得很精彩、很引人深思耶!

EP86. 如果我們沒有照期待的方式那樣被養大
「如果我是那樣長大的就好了…」時常會羨慕別人出身在好家庭裡嗎?如果我們沒有照期待的方式那樣被養大,又該怎麼辦呢?

徐豫切入點 The viewpoint
徐豫切入點 The viewpoint/ 圖片來源:徐豫切入點

回台後的一個月,和身邊幾位親近的人見面,天南地北的catch up,聊到近況的好與壞,往往再深入聊下去,都會聊到原生家庭、父母,說起來也是件好事,自覺是改變的開始。

不知是不是從幾年前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和心理諮商師周慕姿著作的《情緒勒索》紛紛成為暢銷書後,像是一陣掀起了社會運動般,大家開始注意起原生家庭和童年,紛紛開始自我探索、看更多心裡書籍或影片、看心理諮商等,較多人的態度上轉變、願意討論、試圖改善和修復。

張曼娟X周慕姿《情緒勒索》
張曼娟X周慕姿《情緒勒索》/圖片來源:張曼娟的微小生活Chang Man Chuan’s Simple Life

從我過去幾年的人類觀察日記中,有一些小小的筆記想跟大家分享,我觀察到如果有人覺得原生家庭無法給愛、給得不夠、愛缺,通常是父或(和)母也是在愛缺的情況下長大,畢竟學校不教怎麼當父母,也沒有可以申請當家長實習生的機會,本來就沒有體驗過的、自然很難給得出來,加上如果可回推到民風保守、不善表達情感的年代背景,那八成你爸和你爸爸的爸爸都是遇到外顯的親情示愛就會現場石化的那種。然後很可能你也給不出來,或是你遇到那些你夢想的溫馨情誼,你也會現場石化或本能暫時登出(因為不知如何反應)。

第二個也很普遍的觀察筆記是,如果和父母其中一方感情不好,但整體上來說還算不錯的家庭環境的話,這種和父親(或母親)的心結對你造成的影響會給你某種程度上的近「親」情卻,以及你會帶著這個影響或心理遺憾,一直到中年、老年,如果你不處理,這種糾結和因遺憾而生的不甘心、憤怒、怨懟,會一直跟著你,因為我已經聽過超過五位年過半百,50-70歲的長輩,說自己的父或母在當年如何如何,邊說邊掉淚,好像是從來沒有被正視的傷口一樣,沒有被妥善處理過,每掀開一次就錐心地痛一次。

不正視處理的話,這個「坎」會跟著你到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聽著滿頭白髮的長輩,說自己童年和來自原生家庭的酸楚,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有點驚訝,那時候我高中,天真地以為人長大了以後,什麼現在看不開的、心裡跨不過去的坎,就都會自然而然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心裡會達到平衡、會自癒,會可以溫柔地接納自己,也柔軟地對待世界。但很顯然好像不是。

如果童年的你受傷了,你不敢面對、不想面對,就算你在人前強顏歡笑,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在另外一半身邊的時候,你會發了狂似的變成另一個人,那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你一直試圖築出情感安全距離的自己,不敢面對、沒有被好好安慰的自己。

提到原生家庭這個話題,我覺得主要有兩個面向值得一提:

第一個是可以自我察覺,當你開始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一步一步觀察自己通常是被什麼樣的情境觸發,了解自己和面對、接受,接下來才能修復自己、重建關係(with你在意的那個人),但記得把期望看到成效的年限拉長一點就是了。

另一個是,換個想法和視角,放下不甘心(這是重點)、走出來,認知到今天的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孩子了,身為成人的自己能為你心中那個受傷了、有點害怕、沒自信的小男孩/小女孩做點什麼呢?

為什麼要特別提要放下不甘心呢?因為今天當你很缺乏某樣東西的時候,你會想著是誰誰誰造成的,所以你心裡會不平衡,會期待、會要求對方應該負起責任先做出改變,會想著「為什麼是我先?」但我們老實說一句,你覺得改變長輩的臭脾氣或情緒表達障礙容易嗎?我們自己隨著年紀增長,有些習慣和思維也已經越來越定型,如果你希望他們改變,那可能要想想這些行為是花了多久時間養出來的,可能就要多久的時間unlearn和調整,把心裡的預期時間拉長到3-5年、甚至更久,可能會對事情比較有幫助。

回到Podcast,我覺得這期說得很引人深思,也提供一些新的切入點去思考事情,如果你心裡有一點點這樣的遺憾或希望改變,聽聽吧!希望可以給你新的觀點。

當然以上說的是個人淺見,指的是非家暴、性侵、長期精神虐待或其他種嚴重的情況,如果是嚴重的,請原諒我上面文字的自己為是,建議回歸專業,尋找專業人士協助。

#這集podcast的連結:apple podcast 點這、Spotify 點這、KKBOX 點這
#張曼娟X周慕姿《情緒勒索》的影片連結:點這

好書、podcast 分享|「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29/365] 書:關於紀律養成的原子習慣、馬斯克之母、小琉球/澎湖離島故事

[32/365] 書:在家工作 BY 徐豫(御姊愛) PART 1

[33/365] 書:在家工作 BY 徐豫(御姊愛) PART 2

[19/365] 關於原生家庭,如果……就更好了

發文作者

分享學語言的方式,協助優秀人才走向世界。 已成功協助許多學生進入夢想公司、通過內部升遷考核。 專長:面試/工作簡報優化、英文履歷/面試準備、會議英文、英文簡報、職場社交。 我是誰? 前阿聯酋空姐 -> 台商新創業務拓展 -> 財星500大外商公司客戶經理(account manager) 多益990,在台灣出生長大, 從第一次出國工作的英文啞巴和傻笑到流利溝通。 待過台商、法商、杜拜公司,有新創、有跨國公司。 現為全職線上英文家教,客戶群:上班族、大學和碩士生。 目前學習第二外語-西班牙文 (真的好難) 現居西班牙,有時會分享歐洲旅遊和西班牙生活經歷。 instagram: chelsea_fufu

對「[19/365] 關於原生家庭,如果……就更好了」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